教室照明不該只做到“明亮”,而該達到“標準”,是顧林堅持的。“教室照明是有相關國家政策的,比如《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》,只是在校舍建設和驗收時,教室照明并沒有像消防、排污一樣必須強制達標。”顧林說,而實際上教室的照明如果不達標,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視力。
顧林告訴記者,他請來一些衛生、建筑方面的專家做過一些調查,發現教室照明環境不達標主要有以下幾點:
大部分教室的照度、色溫、頻閃均未達到國標
課桌的照度及照度均勻度普遍低于國家規定標準(國標:課桌照度必須大于300勒克斯,照度均度大于0.7)。而學生如果長期處于照度低、同一教室不同課桌面接受的照度不均勻,部分學生看、讀、寫吃力,極易引起視覺疲勞。
同時經常被忽略的一點是,大部分教室用普通支架燈裝在黑板前作為黑板燈具使用,沒有使用專用黑板燈具,甚至沒有布置黑板照明,造成黑板平均照度遠低于國家標準(國標:黑板照度≥500勒克斯,均勻度大于0.8),部分學生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容易視覺疲勞導致近視。
大部分教室直接安裝裸露的熒光管,光線直射學生眼晴而產生眩光,分散學生注意力,從而降低學習效率,導致視覺疲勞,誘發近視。且熒光燈具一般都配置電感鎮流器,存在嚴重的光頻閃效應,學生視覺系統為適應頻率的變化,也會頻繁自主調節,引起視覺疲勞。
顯色指數過低也是教室照明存在的普遍弊病,大部分教室采用的熒光燈顯色指數在70左右(國標:光源的顯色指數不宜小于80),造成顏色失真,特別是在美術、化學、手工等專業教室,它影響眼晴對于物體色彩的正確判別,讓物體不能真實的呈現其顏色,久而久之會造成色盲色弱等的視力問題 。
另外,大部分教室內一般均采用高色溫(6500K)熒光燈管(國標:教室宜采用3300-5500K色溫光源),具有藍光危害,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視力受到很大威脅。高色溫由于光線顏色過于偏白,容易導致學生亢奮,易疲勞。
下面請大家看個視頻,教室照明環境的好與不好,區別有多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