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斷一個照明場景是否“健康”?相關研究資料顯示,教室光環境科學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采光條件、教室建筑環境、人工照明、節能指標、照明控制系統等方面。在中國照明學會頒布的《中小學教室健康照明設計規范》中明確提出,教室的光環境主要由自然光源和人工燈源組成,照明設計中應優先利用天然光。
今年3月,關于普通教室照明燈具的強制性國標正式實施。其中,要求采用質量認證手段推動近視防控工作,積極開展教室照明和讀寫臺燈等健康照明產品、桌椅人體工效學產品、眼視光產品、學習用品、驗光配鏡服務等認證工作,提升近視防控相關產品質量和視覺健康服務水平。
在漳州市政協委員、市實驗小學教師黃慧敏看來,單純關注照明燈具并不能根本解決學生用眼疲勞問題,還需要科學制定基于我市市情的中小學教室照明管理規范,形成教室照明及多媒體使用的統一“護眼標準”。同時要針對不同學齡兒童的眼睛生理狀況,細分教室照明標準體系,為青少年不同年齡層制定更符合生理特點的照明燈具照度指標。
提升教室照明智能化管理水平,也將成為教室照明的發展趨勢。在《中小學校普通教室照明設計安裝衛生要求》中,明確鼓勵采用調光系統,使用可調節照度的照明設備。與此同時,《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教室照明設計規范》中也提出,要考慮光生物效應進行照明設計,引導動態照明和情景照明。黃慧敏認為,結合不同的教學場景需要,在教室照明設備實行智能調光、區分照明控制或將成為優化教室照明條件的必然要求。也就是通過傳感器感知室內照度,當天然光強烈時,控制遮陽裝置減少室內天然光照度,當天然光不足時,開啟人工照明補充,達到保護學生視力又節能高效用電的目的。
標準名稱:《中小學校普通教室照明設計安裝衛生要求》
標準號:GB/T36876-2018
該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并歸口
2018年9月17日發布,2019年4月1日實施
第5.5條內容,調光系統:調光系統分多個回路控制。教室照明燈具第一橫排的每個燈具應由單獨回路開關控制,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,可分別調節照明、照度。其余每一縱列燈具由獨立回路開關控制。
標準名稱:《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教室照明設計規范》